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调查研究
关于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几点建议
信息来源:参政议政-市工商联 发布日期:2013-01-10 浏览次数:   字号:【

    当前,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难题之一。而我市幼儿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1.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招生少,难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需求。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全市市辖区共有81家幼儿园,在校生28858人,新入园学生9327人,但公办幼儿园非常少,如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浦区,其区级的公办幼儿园也只有7家,即使是加上市级的公办幼儿园也只有16家。由于公办幼儿园有财政支持,且大多办园历史悠久,所以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及优秀幼教老师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因而往往成为大家争抢的首号目标,造成“一票难求”的局面,甚至于有的幼儿园所在小区内的儿童都因名额紧张而无法就近入园。

    2、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多,但教育质量偏低,且入园所需费用较高。由于公办幼儿园“僧多粥少”,因此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在解决“入园难”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幼儿园自身也面临生存的困境,因为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幼儿家长所缴纳的各项费用。由于缺少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时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一些优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民办幼儿园每个学期的入园费往往要比公办的高1000到3000元不等,这让许多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而一些普通的、规模较小的社区民办幼儿园由于软硬件投入不足以及政策限制等原因,其所收费用较低,甚至不足以满足日常运转的需要,因此只能采用减少每班教师数、降低教师工资标准、减少对幼儿保育资源的投入等方式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3、幼儿园教师薪酬有差距,多数教师待遇偏低,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目前幼儿园的教师分有编制和没有编制两类,而有正式编制的都是公办幼儿园里的管理层或者骨干教师。据了解,即使在公办幼儿园,不在编的教师数也很多,甚至于有的已达教师总数的78%。由于在编教师的工资由财政统一支付,而不在编教师的工资收入主要靠幼儿园自行解决,因此导致不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的收入相差甚远。同工不同酬的现实严重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使幼儿园难以招到更高水平教师,影响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要公平化,幼儿园必须要体现出公益性和普惠性,作为管理者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或改扩建更多的公办幼儿园,让幼儿园回归公益性和普惠性,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2、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在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整体投入的基础上,增加对中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倾斜。通过设置一定的合理的标准,使达标的中小民办幼儿园能够得到诸如政府资助、租金补贴、以奖代补等政策扶持,以使他们能够减少办园成本,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更多的适龄儿童提供保育服务。

    3、探索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目前同工不同酬是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国字号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发展的角度,应逐步减少公办幼儿园的编制数,除管理层保留编制外,所有任教老师都适用聘用制,实行绩效考核,探索建立同岗同酬的薪酬体系。同时,应加强对幼儿园特别是一些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民办幼儿园的监管,要求幼儿园管理方按规定为任教老师办理社保,每年根据当地的居民收入水平,适当提高教师薪酬,落实各项合理的工资福利待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