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公党建> 会员风采
穆汝勇致富不忘惠乡邻
信息来源:建设者风采- 发布日期:2010-03-09 浏览次数:   字号:【

    灌云县人大代表、龙苴镇商会副会长穆汝勇通过多年艰苦创业,实现了致富梦想,致富不忘乡亲的他,心系家乡百姓,先后带动当地近600人实现了就业,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1990年,家境贫困的穆汝勇高考落榜了,带着仅有的十几元钱,推着独轮车第一次走出龙苴镇。穆汝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山东德州的一家工地上推独轮车,每天来回上百趟,还要爬上高20米的陡坡,一天下来双手皮肤全裂开了,鲜血直流,即便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也吃不了这苦。
    然而,辛苦的付出却没有收获应有的回报。在他工作半年就要拿薪水的时候,工头跑了。心中苦涩的穆汝勇想到给家里打电话,倾诉自己的不满和心酸,但得到的却是奶奶已经过世一个月的噩耗,这个坚强的汉子再也撑不住了。吃苦不算什么,可没有凭本事让奶奶过上一天好日子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那晚我一口气喝了一瓶白酒,整整哭了一夜,也认真想了一夜,我再也不能浪费时间了。为了让家人早点过上好日子,我得创业。”第二天,穆汝勇便起程投奔正在河北保定某汽车制造厂打工的灌云老乡。
    从进厂时一个月200元工资的小工,穆汝勇凭着自己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二年就升为南方部经理,管理1000多名打工者,此刻的穆汝勇月薪已经达到了10000元。在当南方部经理的两年时间里,他为自己创业积攒了第一笔资金。2000年,以他为法人代表的公司注册成立了,这个从灌云走出去的穷小子,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致富后,穆汝勇想到了回报,想到了养育自己20年的家乡。由于家乡剩余劳动力较多,而他所从事的汽车制造行业当年急需大量人才。他就想到如果将乡亲带到保定打工,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教他们学技术。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乡政府的支持,当年就有200多人跟随他到了保定。
    “乡亲们投奔我,就是要抱着致富的希望。”穆汝勇深知这一点,对于厂里的乡亲,他不仅没有特殊照顾,还要求的更加严格,目前担任车间主任的李浩东对此深有感触,2000年,只有20岁的李浩东打听到穆汝勇在保定开公司,便孤身一人来到保定。穆汝勇得知李浩东以前在灌云经常惹事的情况后,言辞拒绝了他,可是抱定要跟随穆汝勇的他最终被收留,他不仅改掉了原本的恶习,还积极学习技术,成为厂里的骨干,现在他管理着200多名的工人,月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其实,受惠于穆汝勇的何止是他一次次带出去的乡亲。多年来,只要镇里有需要,总少不了穆如勇的身影:养老院要扩建,他捐钱;中学要改造,他也捐钱;同学的孩子上学没钱,他义无反顾承担起全部学费……而这一切在穆汝勇眼里,都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