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公党建> 会员风采
鲲鹏展翅翱蓝天——记天意消防韩金鹏
信息来源:建设者风采-连网/通讯员 王华 唐凌云 发布日期:2010-06-21 浏览次数:   字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把无数次的挑战推向每个人。对于韩金鹏来说,每一次挑战意味着又给他送来一次拼搏的机会。虽然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正是这位农民,面对每一次挑战从不退却,总是以他那惊人的胆魄,牢牢抓住随着挑战而出现的机遇,奋力拼搏。

  从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农民成为一名企业家-----他就是连云港市人大代表、市天意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金鹏。在他56年的生命历程中,因为家境贫寒,做过河工,当过赤脚医生,学过木匠,做过民办教师,开过拖拉机,当过供销员,艰难困苦把他磨练得愈发坚强,对事业有一种虔诚的执著,在惊涛骇浪中始终坚如磐石。

  1984年,当时在乡农机厂当供销员的韩金鹏偶然得到信息,消防器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苏北没有生产厂家,他立即向乡有关领导建议,在争取到10万元财政周转金后,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为了争取公安部批文,他从南京到上海、北京四处奔波,当时交通条件非常简陋,他挤公共汽车,住几元钱一晚的小旅社,没吃过一顿好饭,软磨硬泡,终于争取到了建厂批文。在建长初始阶段,他吃住在工地,炎炎夏日和建筑工人一起装车卸货;冰天雪地,他克勤克俭,艰苦创业,终于使一个乡办企业初具规模。

  1988年,建厂几年的消防器材厂迎来了第一次辉煌,年利税突破100万元,被评为江苏省“明星企业”,韩金鹏也被评为“省乡镇企业家”。

  到1998年,由于受经济发展大气候影响,加上乡镇企业管理机制不畅,消防器材厂资不抵债。此时韩金鹏任田楼乡政府副乡长,根据上级精神,企业实行改制,领导找他谈话,要求他放弃政府工作,买断消防器材厂。此时,韩金鹏已50出头 ,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家庭条件比较宽裕,再收拾一个“烂摊子”,他心里的压力非常大。可看看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就这样垮下去,濒临倒闭,几十名员工生活无着落,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为组织分忧,为百姓造福,不能对进退去留考虑太多,他毅然变卖家产,辞去了副乡长职务,买断消防器材厂,并更名为天意消防器材有限公司,开始了二次创业。带领职工一起负债经营,走“兴厂富民”之路,成为全县第一批自筹资金买断亏损企业独自经营的拓荒者。

  通过韩金鹏的悉心管理,原先只有几十人的小厂,如今已发展拥有员工420多名;公司还下设苏州、兰州两个分公司和天意轴承座厂、天顺牧业;在济南、郑州、沈阳、石家庄、青海等省外大中城市设立了30多个办事处,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上交国家税收460多万元,是全省同行业中首家被授予“江苏省信得过产品”称号的企业,连续三届获连云港市A级纳税信用企业。2005年,公司被共青团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农村青年创业实践基地”,2006年,“灌河牌”灭火器被江苏省工商局命名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同年系列灭火器产品又被省技术监督局授予“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被省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诚信企业、质量信用产品”企业,被省科技厅授予“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成功出口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不锈钢灭火器获得韩国KGS认证,并获得大批量产品出口许可。目前,天意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进入5强企业前列,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灭火器生产企业。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这样的一种理念:企业是投资创业人的,同时也是员工的,也是社会的,企业是员工的生活来源和致富平台,是员工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相对于地方来说是个宝,承担“繁荣经济,带动一片,支撑财政,安置就业,稳定一方”等社会责任。他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对全体员工关怀备至。按实绩评定员工工资,并保证按时发放,每年还拿出数万元给全体员工买“保险”等。逢年过节,不忘给员工送慰问品。为了提高农民工的生活品位,开拓员工视野,每年都要组织员工到外地考察学习,让他们出去开开眼界。与此同时,逐年提高职工的收入, 2007年公司职工人均收入达14000元,比2003年增长了50%。两年多来,累计为困难职工发放各类补贴50余万元,从而使职工都能安心工作,凝聚了人气。公司把员工当宝,员工自然视公司为家。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公司生产经营蒸蒸日上,天意目前已一跃成为市县的纳税大户和先进私营企业。

  多年来,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企业家、市人大代表,应该多为社会谋福利、让选民共同致富。本村王长奎,患视网膜脱落症,当时儿女正在读高中,家庭十分贫困,且无致富门路,连孩子学费都没法缴,欠下一屁股债,他主动找到王长奎,让其到公司上班,王长奎工作四年多,不但还清了欠款,还让儿女均考上了大学。2005年9月份,他获悉田楼乡有不少中小学生家境贫寒面临失学,专门拿出了30多万元建立了“失学儿童基金”,负责1名特困大学生,10名初中生和102名小学生完成大学四年,初中三年,小学六年的所有学杂费,让他们以后不再为缺少学费而影响学习。2006年灌南县高级中学建立“爱心图书馆”他捐了3万元;上次的汶川大地震他不仅自己带头捐了款,还发动全体员工一起行动起来捐款,为灾区的人民贡献了一份应有的力量。六年来,他先后出资65万元,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全乡22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灌南县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6年他为了响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他了解生猪养殖一直是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家庭的收入来源,但是,生猪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饲养方式落后,一家一户养殖,成品猪外调困难,销售不畅,抗风险能力弱,附价值低,一直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农民朋友很难通过养猪迈上致富道路。他为了帮助农民发展致富,通过市场调研、论证,与扬州市四墩子养殖公司董事长陈廷云合资兴办集繁、养、加于一体的现代化牧业公司——占地600亩的连云港市天顺牧业。

  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新建23幢面积达4.2万平方米厂房(其中改造旧厂房1.2万平方米),年可繁育苗猪4—5万头,优质肉牛10000头。现存栏生猪13000头,优质肉牛1600头。创连云港市天顺牧业“天馥”生猪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产品品牌。公司新上年产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专门聘请县畜牧兽医站高级工程师杨德远等人为技术顾问,并与南京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扬州大学建立技术合作、业务指导关系。

  公司本着“培育精品、造福社会”的使命,前期以“纯良化繁育、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走“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逐步拉大生猪产业链,用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农民靠养猪致富,走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有理由相信,天顺牧业的建成,将成为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农业的示范工程,对加快灌南县乃至连云港市畜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成绩面前他从不满足,韩金鹏常说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人不进则退。他计划要用三年的时间对天意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对天顺牧业做长产业链,使公司朝着集消防产品的开发生产、铸件及机械产品的加工、畜牧养殖及肉制品的生产于一体,产值过5亿元、税利超5000万元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迈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更大的贡献。现在韩金鹏正在为这一目标而奋力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