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公党建> 会员风采
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到千家万户---访可为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可伟
信息来源:建设者风采-灌南县工商联 发布日期:2010-07-19 浏览次数:   字号:【

 
    2006年3月,李可伟带着一技之长和满腔热血回到家乡灌南,创办了苏北第一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灿绿食用菌有限公司,从此,食用菌产业在灌南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同时,铸就了产业的壮大.作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先行者的李可伟,见证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为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近几年灌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变化,李可伟感慨颇深。他说,从2006年第一家灿绿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成立,到现在,全县近30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蓬勃发展,我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发展壮大,速度非常的快,势头也很迅猛。记得以前,都是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式种植,而现在,都是大型工厂化生产。就拿可为食用菌来说,从日产2吨到现在的日产10吨以上,从袋栽又发展到更加高效、规范的瓶栽。瓶栽代表更高一层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目前,二期瓶栽项目即将于8月份投入生产,可达到日产3万瓶的生产量。
    李可伟表示,我县的食用菌企业能够发展得这么好,正是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我县连续多年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和扶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而且力度很大,如对固定资产投入500万以上的工厂化生产企业补助20%等。可以说,这几年来,我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去年我县还举办了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这是外界对灌南的一种认可。通过这种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到别人先进的技术,为我县食用菌种植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展望三年以后的发展,李可伟充满信心。他说,食用菌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的、增收的产业,现在农民的认识逐渐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他表示,可为食用菌将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日产3万瓶的下厂化生产能力。三年后,在此基础上还将有更好的发展,到时候,要把瓶栽金针菇分散到周边农户家中,给他们发放菌种,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做好的产品再回收,这样的话,预计一年可以带动50户,两年以后达到300户,让更多的农民都能够尝到种植食用菌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