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华同志,1979年参加工作,1990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从事灌云县湖里煤矿会计、财务科长、煤海贸易公司经理等工作。2000年,灌云县湖里煤矿关闭,他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经过多年艰辛的拼搏,于2005年创建了灌云县内第一家“三星级”涉外宾馆——清和园宾馆。2008年初,组建了清和园服务业有限公司,同时经营清和园和伊山宾馆两个三星级宾馆。现任清和园服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担任灌云县餐饮业商会会长、市餐饮商会副会长、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省餐饮业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先后担任县第五届、第八届政协委员、市工商联第十一届执委。他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取得了出色的业绩。他本人以及所领导的企业连续多年荣获省、市、县的表彰嘉奖。1993年,他本人被国家财政部、人事部联合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 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
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展经济、为富民强县多作贡献。要让广大商家来灌云投资,宾馆便是来灌云投资商家第一印象,宾馆的服务水平关系到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的成效。
相生华同志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于2003年多方筹资投入2000万元,在县城向阳路兴建了清和园宾馆,从南京、马鞍山、扬州、淮安、连云港等地聘请人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内培外学相结合,培养锻炼员工队伍 。硬件设施完全按照“三星级”的标准规范,形成了县内经营规模最大、服务项目齐全、各种设施配套、独具特色的经营格局。先后接待省市领导、专家、学者、县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其他政务、商务等大型接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05年,经省、市旅游局审核、验收,清和园正式成为灌云县第一家涉外“三星级”宾馆。
2008年初,相生华确立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更好的品牌,还要下决心走扩张经营之路。他果断兼并了难以为继的“二星级”伊山宾馆。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外树形象,内练苦功,花巨资400余万元改造装璜,08年底顺利通过市旅游局“三星级”宾馆验收,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打开了新的经营局面,在县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善抓机遇求突破,务真求实谋发展。在一片赞扬声中,他没有自满,而是进一步看到了机遇,他深刻认识到,灌云餐饮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县工商联的帮助指导下,成立了有52家餐饮业的灌云县餐饮业商会。由于他本人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诚信的经营胸怀,艰苦拼搏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全县餐饮业同仁们的信任和拥戴,大家一致推选他担任灌云县餐饮业商会会长,为了进一步增强餐饮行业的凝聚力,针对目前餐饮业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并在用工、营销、培训等方面统一大家认识,制订了便于操作的各项措施。他在搞好自己的宾馆工作外,还千方百计为全县餐饮同行做实事,解难题,共同发展。他组织并承办了全县餐饮行业多项技能竞赛,掀起了全县餐饮业员工比学赶超技能的热潮,对提高餐饮业服务水平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他从外地聘请专家、学者为县内餐饮骨干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08年,组织餐饮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南京、苏州、常州、淮安等外市县学习调研;定期组织县内餐饮企业领导相互交流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了新工艺、新技术在县内餐饮业的推广应用。同时,他通过认真调查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政策积极建言献策。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让社会监督行业风气。为此他聘请了五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作为餐饮业的行风监督员和顾问,规范市场行为,切实维护行业形象,为全县招商引资、旅游开发接待水平的提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 发展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
相生华离开关闭的煤矿时已经44岁,自己在择业的同时还始终牵挂过去一起生活工作的大龄矿工就业难的问题,他创业时,就有一个心愿,让没有一技之长的大龄矿工能有一份工作。通过几年的拼搏,他的私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用人越来越多,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他尽量录用企业下岗的大龄职工,先后录用超50岁的大龄男职工、超40岁的大龄女职工50余人,安排从事保安、保洁、采购、杂勤等岗位工作。并先后安排370人在自己的企业上岗工作,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彻底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相生华同志还利用担任餐饮业商会会长、县工商联副会长、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倡导县内企业创造条件,多安排下岗职工就业。相生华同志从创业以来,没有一个员工和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和矛盾纠纷。近二年被县树立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企业,并被授予“民企发展之星”称号。相生华同志本人也被县授予“爱岗敬业之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困境时期,餐饮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为响应上级领导“不裁员、不降薪”的号召,他在全县率先承诺:本企业增薪不减员。并于2009年一月实施对中层干部每月上调100—200元,工人上调50—100元。有效地稳定了职工情绪,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
三、牢记党的宗旨,努力为党多作贡献
诚信经营,按章纳税是相生华同志一贯恪守的原则。他常说:“一个企业,只有负起社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知和支持,清和园宾馆的发展,是靠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我们有责任为政府分忧,多创社会财富”。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按章纳税,而且主动缴税,尽管有时资金周转比较困难,但是从不拖欠税款,即使他本人出差在外,还要电话叮嘱财会人员一定要及时缴税。创业前两年,每年上缴20多万元,2003年—2004年,每年上缴税收60万元,2005年—2008年,每年上缴税收达到百万元,2008年达到130万元。2003年—2008年被县评为“诚信私营企业”、“建设灌云有功单位”、“税收贡献先进单位”,被市税务部门评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
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努力为党树立关心群众好榜样
相生华同志,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中养成了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不奢侈浪费。但是,他对社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对全县的公益事业、关心下一代事业、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等方面,处处显出他那模范共产党员的执着。仅在最近三年,出资万元购买办公和运动器材帮助侍庄乡沈庄村建立党员活动室。在抗击洪涝灾害、雨雪冰灾,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他不仅自己带头捐款万元,而且还发动全体员工和餐饮业商会向灾区捐款捐物。他先后出资5万元,资助1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捐款2万元为孤寡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出资3万元慰问劳动模范。对于上级组织和社会团体号召的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他是都能积极响应,率先以身作则。
在相生华的以德治企和身体力行的感召带动下,全体员工不单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员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品质修养也得到了升华,仅在最近两年,员工归还失主的钱物多达数十次,累计超过50万元。女普浴员工徐加娟拾到12万元现金及贵重物品,会务组员工相志拾到10万现金及多张银行卡,及时交公司领导如数归还失主,得到失主和县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其他员工的高尚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相生华同志的事迹和贡献更是有目共睹,他处处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