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开发区科技部门了解到,省经信委下达的2012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中,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数字化膀胱功能检测评定诊疗系统研发项目、国家1.1类新药培化西海马肽原料及其注射液、7MW级风电叶片产业化关键技术等开发区的42个项目入围,占了全市入围项目总数近一半。
核心突破,推动转型起跳。近年来,开发区抢抓沿海开发机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恒瑞、康缘、神鹰碳纤维、中复连众、国电联合动力、韩华新能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突出补链、强链,拉长做强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碳纤维、风电设备制造、高纯晶体硅等特色产业链,加快推进美国长慧医药、香港暨明医药、东睦新材料、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努力建成全国知名“药港”和最大的碳纤维、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和沿海特色新兴产业集群高地。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平台、高层次人才数量等占全市50%以上。
聚合资源,提升创新水平。该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要素配置和对接,加速创新资源汇聚。着眼打造创新成果的“孕育地”、“生成源”,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内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快国家级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创新药物研究院、省生物药物、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了在创新药、高性能纤维、风电装备、IGCC、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此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省级高性能纤维检验中心、中日纳米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建设,快速提升园区科技自主创新水平。
做优环境,激活创新“基因”。该区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诱导功能和政府投入的杠杆效应,用足用好“市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制定完善相关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举措,促使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政策合力和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