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济建设类
1.发挥港口优势扩大开发力度
2.加大港口建设力度
3.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7.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8.发展现代农业
9.加速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
10.合理保护利用海岸线和海洋资源
11.妥善处置农村集体资产 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2.以市带农、协调发展
13.如何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城市
14.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15提升海洋生物科技产业 推动蓝色经济发展
16.以港强市、做大引擎
17.城市提升、辐射带动
18.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9.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大培强主导产业
20.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整体功能
21.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渔业
22.加快发展我市船舶修造业
23.大力发展我市港口物流业
24.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兴海的建议
25.大力发展我市海产品深加工
26.以培养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为重点,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7.着力促进产业振兴
28.着力加强内需动力
29.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3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31.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2.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商务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33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3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5.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36.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37.关于建立市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的建议
38.建设鼓励我市企业“走出去”战略机制的建议
39.加快整合我市旅游业资源
40.关于规范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建议
41.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2.关于加快发展我市低碳经济的建议
43.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特色服务业的建议
44.加快建立主要农产品全过程质量追溯制度
45必须关注休闲服务业的发展
46.提升境界 高点定位以更大的力度抓好海上经济区建设
47.取消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
48.确立绿色发展模式,加速绿色港城建设的建议
49.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
二、城建管理类(交通、市政市容、环境保护)
1.优化城市布局与规划
2.完善城市基础和公共配套建设
3.注重提升城市品质与特色
4.加快新型镇村建设
5.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提升海滨城市品格
6.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7.加快推进绿色公共交通
8.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9.引入平面立交 改善道路微循环
10.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1.突出重点,采取措施,解决“城中村”顽疾
12.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商业噪音污染
13.关于加快城市雕塑建设的若干建议
14.关于加快修建天桥的建议
15.违规养犬整治工作需加大力度
16.关于在全市统一规划设置街区导向标识图的建
17.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大气防治措施的建议
18.关于统一规范道路车辆变换车道的建议
19.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的建议
20.关于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进一步治理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的建议
22.建议推广城市绿色照明
23.加快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
24.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25.对准入企业应提高环保门槛的有关建议
26.关于控制白色污染回潮的建议
27.关于从政府采购入手,促节能减排出行的建议
28.关于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的建议
29.加大城市租赁房规范管理力度的建议
30.优化城市公交 提升城市品质
31.关于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建议
32.提高市区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市区环境建设力度
33.统筹道路、车辆、交通规划,建设秀美港城
34.让港城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全都‘活’起来
35.关于加快市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议
36.市区街道人行道应提高铺设标准
37.关于促进我市各类车辆油改气的一些建议
38.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提升连云港城市品质建议
39.关于严格查处违章建筑的建议
40.关于加强中心城区道路和绿化建设管理的建议
41.加强我市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
4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
43.大力倡导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44.推广中水回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建议
45.加快城市中水回用管网建设,提高中水回用率
三、科教文卫体类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避免无序竞争、确保医疗质量的建议
3.关于科学制定我市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议
4.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5.健全超市、零售商店、学校食堂、餐饮业等索证票制
6.关于加大对餐饮行业使用“地沟油”的监管及惩罚力度的建议
7.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建议
8.关于市体育部门所属的体育场馆带头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建议
9.全面推行学生营养午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0.关于加强全市公益性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1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12.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3.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宣传的建议
1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15.关于创新思路,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建议
16.关于加大社区医疗服务培训投入的建议
17.关于各医疗机构体检结果资源共享的建议
18.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的建议
19.关于加强食品企业供职人员的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建议
20.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处理重大疫情能力
21.应切实加强社区、小游园体育设施建设的维修和管理
22.素质教育不应让家长和孩子感觉越来越苦
23.建议医疗重心从“治病”转为“防病
24.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创办医疗机构,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5.推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建设
26.推进产学研结合密集区建设
27.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
28.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知名的研发和设计机构来落户
29.加强农业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30.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31.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
32.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3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4.采取计划生育有效措施,控制我市人口增长
四、综合类(政法、统战、民族宗教、社会保障)
1.健全人大、政协、媒体和社会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机制
2.加强对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工作的民主监督,保证法律公正
3.加大对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惩处力度
4.全面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5.关于加强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的建议
6.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
7.加强对法官队伍的培训,提高法官审判素质
8.启用人才,不应设定年龄框框
9.关于加强公检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10.建立和完善各县区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建议
11.市级机关实行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12.坚决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
13.关于治理汽车年审、上牌服务中不合理收费与黄牛现象的建议
14.关于加大对公车私用监督管理的建议
15.坚决反对形象工程
16.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17.建议政府部门对社会服务的窗口实行全年无休
18.政府应加强协调,解决行政执法部门相互推诿问题的建议
19.关于严格执行干部轮岗制度的建议
20.关于取消高干病房称谓的建议
21.提倡我市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2.加快推行政府决策民主化,提高重大事项的透明度23.关于规范行政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议
24.关于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建议
25.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建议
26.重大民生项目应提前征求市民意见、接受市民监督的建议
27.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公务接待
28.关于在离退休人员中建立义工的建议
后增加部分
1.关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2.关于加快推进沿海现代化钢铁基地建设的建议。
3.关于加快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的建议。
4.关于加快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建议。
5.关于加快区域性大型机场建设的建议。
6.关于加快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建设的建议。
7.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与特色的建议。
8.关于明确城市及功能片区公共设施配套要求的建议。
9.关于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
10.关于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11.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
12.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3.关于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
14.关于建设城市外环道路的建议。
15.关于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建议。
1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建议。
17.关于加强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的建议。
(网编:张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