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公党建> 组织建设
赣榆县泥鳅业协会“黄金搭档”炼就“惠民秘籍”
信息来源:组织建设-赣榆县工商联 县泥鳅业协会 发布日期:2010-03-31 浏览次数:   字号:【

赣榆县泥鳅养殖行业协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新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作用和协会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富民增收作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最大的实践,坚持学习聚人心,调研理思路;实践惠群众,发展谱新篇,优化组合现有资源,切实创新惠民举措,努力提升学习实践活动的功效。

  协会先锋+企业发力+组织护航 齐抓共管足功气

  注重发挥协会党员传帮带以及党组织服务作用,加强与企业、养殖户之间横向经济联合与协调,构建管理服务网络。协会当先锋,建立备案制度。严格为14个规模较大会员企业建立泥鳅养殖档案,强化技术指导和规范管理。坚持 “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加入协会。共发展会员企业24家、个体会员2600名,吸纳6个省份的泥鳅养殖企业加入协会,全县泥鳅养殖面积达3万亩,养殖户6000户,其中墩尚镇生态养殖示范园2.2万亩,带动了1.6万人从事泥鳅苗种贩运、饲料加工销售等行业,为创建国家级泥鳅协会打好基础。创立中国泥鳅产业网,设立检验检疫信息专栏,提供国内外最新法规咨询,邀请CQC资深专家讲授良好养殖规范(GAP)知识,全面提高企业、养殖户的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发巧力,实行优化组合。按照企业养殖分布情况,在全县设立5个泥鳅养殖管理片区,企业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负责区域内养殖户的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泥鳅养殖、管理、销售一体化服务。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全球外贸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泥鳅出口贸易公司,及时巩固和稳住国际市场,在现有的连云港明均食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新培育赣榆县盛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赣榆县鑫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市绿态食品有限公司3家泥鳅自营出口企业。通过养殖户分区划片管理,明确出口企业对养殖农户的管理责任,从源头上保证出口泥鳅质量安全。党组织保运行,明确管理责任。积极探索党建+协会的管理服务模式,成立泥鳅协会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资源优势,提升协会的服务水平。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争创党员示范塘口活动,选派党员技术骨干与困难养殖户结对帮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咨询,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服务园区促发展活动,组织明均食品公司、宝泰水产公司等企业,为养殖示范区铺设水泥道路,引进开发项目。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企业党员与会员,进行双向交流。

  科技驱动+规范管理+标准校验提值增效出实招

  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强化行业规范,严把产品质量关,推行健康生产,使墩尚牌泥鳅成为国际品牌。一是强化科技驱动,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与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泥鳅实验室,成立泥鳅养殖专职技术服务队,指导农民养殖生产。新建了泥鳅种苗繁殖场产学研基地,投资800余万元正在建设工厂化泥鳅繁育场,有望实现规模化的苗种人工繁育,预计年可繁殖泥鳅4.56亿尾,可缓解国内泥鳅苗种供应的短缺问题。与快驰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打造技术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申请了国家高密度泥鳅养殖方法专利。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实行全程监管。划定9个健康养殖示范区,率先推行泥鳅养殖GAP规范化管理,第一个通过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和省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认证。建立渔业质量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业化学投入品、饲料、苗种供应商进行备案登记管理。投入品实行统一登记造册、统一用药处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亮证经营、统一检查管理。建立全程监管制度,为各备案企业和养殖基地安装全程质量视频监控系统对苗种从进场到出口包装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配合水产、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泥鳅质量安全。三是制定行业标准,优化销售网络。加强与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创建检验检疫、泥鳅协会、出口企业三位一体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结合国外最新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要求等,建立出口泥鳅可追溯体系,共同制定《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规范》、《出口泥鳅检验检疫规程》,出版了《泥鳅养殖与国际贸易》科普书籍。按照行业标准,及时注册墩尚牌水中参牌泥鳅商标,产品变成销售网络覆盖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韩国占有100%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买全国、卖全球的局面,全国经赣榆泥鳅协会把关出口的泥鳅占到总量的90%以上。

  推广示范+自主创新+深度挖潜” 汇精集群强筋骨

  以市场为先导,确立长期发展思路,科学规划,拓展延伸泥鳅产业链,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辐射带动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推广示范,加快宣传带动。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合作,按照省级泥鳅苗种繁育及高效生态规模化养殖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国家级泥鳅工厂化苗种生产及高效无公害养成技术开发项目的要求,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以技术指导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建立15家泥鳅工厂化繁育场,全面推广苗种工厂化繁育以及高效生态规模化养殖。加快建立泥鳅病害风险预警与防治公共服务平台,为泥鳅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的病害风险预警和治疗方案。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把协会会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凝聚力。加快自主创新,提高品牌价值。把引进泥鳅深加工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加强与江苏康缘药业、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国内泥鳅备案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建立科技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泥鳅美容护肤产品、保健食品等深加工项目,提高泥鳅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抗风险能力,保证泥鳅产业系统化、链条式发展。依托省科技厅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外泥鳅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技术引进与吸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与国际接轨。深度挖掘潜力,扩大辐射影响。利用泥鳅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带动商业服务业。充分接受花果山、苏马湾等4A级自然风景区的辐射,突出苏北特色,以农家乐为主攻方向,建设泥鳅生态养殖区、加工商贸区、休闲娱乐区、特色餐饮服务区四大功能园区。把每年2万多人参观、学习、取经,变成10万人的休闲观光旅游,拉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发挥全国最大的泥鳅产业集聚区、泥鳅交易平台和出口基地的优势,高标准兴建国内一流的泥鳅产业研发中心、国际集中交易市场,全面打造中国泥鳅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