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地政府的主流选择。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不同在于:外向型经济强调以出口为导向,开放型经济则强调出口与进口相结合,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相同步。开放型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的深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性的海港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市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弱,产业结构不优;请进来的外企多、走出去的涉外企业少;政策扶持小,涉外人才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明确定位,科学规划,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规模发展,重点是突出做大、引大、放大外向型项目。做大就是把现有具备外向型发展条件的项目做大做强,壮大现有外向型企业实力;引大就是引进大公司、大项目,尤其是不遗余力地引进跨国公司及世界500强企业,起到一企带百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放大就是选择一批具备“走出去”潜力的企业和产品,确定时限和目标,进行培育和提升,帮助他们尽早打入国际市场。
第二,调整政策,引导支持,促进外向型经济提档升级。一是设立外向型企业发展扶贷基金。鉴于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规模小,一些企业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发展难等实际问题,建议采取财政相应投入和吸纳外部其它资金的方式,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向型企业发展扶贷基金,扶持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建立外向型企业奖励基金。引导企业走出国门,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是国家和国内各地区激励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建议市政府设立奖励基金,充分调动对外贸易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我市进出口规模的大幅提高。
第三,突出重点,强化服务,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提高企业素质。由于我市外贸依存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还有相当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外向型经济工作常识。建议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全市涉外企业定期分批开展培训,提高其对外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建议市政府开展我市外向型企业人才专题调查,制定外向型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利用规划,采取相应措施,着力解决外向型企业各类人才馈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