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调查研究
关于促进我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建议
信息来源:参政议政-李德义 汪乃成 崔勇 发布日期:2011-08-25 浏览次数:   字号:【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生产高成本、信息技术高端化、对外贸易高壁垒、国际市场高萎缩,靠初级加工卖产品、廉价用工赚大钱、常规通商搞外贸的企业发展模式,已举步维艰。我县中小企业只有主动迎接挑战,才能生存发展。因此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是政府及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更是落实中央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

我县中小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中小企业的底子薄,根基浅,与苏南甚至苏北的个别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数量上来看,全县中小企业总量不多,规模企业体量不大;从企业特征上看,基本上是从事初级产品加工,如我县的医药化工,大多数是从事医药中间体生产,缺少深加工精加工、终高端产品的生产;板材加工是资源产品型、加工出口型产业,冶金机械是能源高耗型的产业;纺织服装是外贸加工型企业,且没有自己的品牌……

1、应理清思路。首先是县乡政府及各经济主管部门,应按照“着眼未来、立足创新、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2、应选好路径。转型的成败,关键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选好自己的转型路径。对区域而言不能无视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对企业而言不能忽略内在条件和原有优势。

3、应突破难点。中小企业大部分都缺资金、缺人才、缺场地、差软件,这既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弱点,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难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就是要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这些难点,为中小企业搭建推进转型升级的有效平台。

4、应优化产业。邻市建湖石油机械制造业、东台不锈钢制品制造业拥有近万户中小企业,由于已初步形成集群效应,产业链条比较完善,金融危机以后,这两条产业链上中小企业不仅受阻较小,而且大部分还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

5、应加强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这只“无形手”的作用,同时也需发挥政府调节经济这只“有形手”的作用。

 

灌南县政府办答复和反馈意见

 

李德义、汪乃成、崔勇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中小企业处于较快发展的上升阶段。目前全县共有1857户中小企业,注册资金532449万元,就业人员达40888人。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带动了城乡就业,促进了社会和谐。但也存在参与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社会服务体系不全、信息渠道不宽、经营环境不优等问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县委、县政府始终非常重视扶持中小企业,2009年专门设立工业企业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我县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扶持,对于我县中小企业在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努力破解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县政府已组织召开融资洽谈会、企业信用评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机构星级评定等多项工作,畅通了融资绿色通道。20105月底前,我县金融机构及担保公司就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及担保余额达5个多亿。灌河担保公司被市中小企业局评定信用A级,灌南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被市上报省局评为三星级,这些机构的星级和信用评定将有效地健全我县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我县中小企业正处于跨越发展阶段,难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您的建议,县委、县政府将予以深入研究,尽快推进,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网编:尹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