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云港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经过8年的创业,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前沿,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依然信步前行,这就是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而它的掌舵人韩新生同志,是一位在石油储运设备方面非常优秀的研究制造专家。
艰难创业历程
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这家企业原先是连云港振兴集团下属一家濒临倒闭的小企业,振兴集团通过与韩新生同志协商后,双方决定合作。
开业典礼那天早上,韩新生同志骑着60元钱买的自行车从新浦前往宋跳,半路上自行车坏了,为了及时赶到典礼现场,他又连忙打的前往。虽然之前发出了众多邀请函,但现场却只来了寥寥几人,就在如此寒酸的情形下举行了公司的开业典礼。为了减轻企业未来发展的包袱,韩新生同志从家中筹集30万元到公司账上,解决了长期拖欠工人工资、房屋租金、水电费用等问题,但30万元不到三天就没了。振兴石化就是在如此艰辛的情况下开始了创业旅程。
创业初期,韩新生同志深刻意识到科学规范地管理企业,将是保证企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为了实现公司的规范管理, 2002年元旦节的前几天,在公司账户上仅剩下18400元钱的情况下,韩新生同志又从家里拿出5000元钱,毅然派人带上这仅有的2万多元钱,赶赴南京进行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就这样一个初生的企业于2002年5月完成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现如今振兴石化已通过质量复审认证。
2002年春,公司经多方打听,得知仪征化纤有一个项目,韩新生同志立即亲自出马赶往仪征化纤,找到当时项目组的负责人,经多番辛苦,终于说服他们前往公司考察,但是该项目负责人一到公司就皱了眉头,当时的公司要业绩没业绩,公司本身也只是一个租赁的小厂房。为了留住这次机会,韩新生同志尝试着以工艺和质量跟他们谈,真诚地请对方考虑,同时保证价格虽然比别人低,但是质量一定做得比别人好的承诺。几经周折反复,最后终于打动了该项目负责人,同意给振兴石化一个26万元的小订单。这份订单来之不易,是韩新生同志为振兴石化人争取到的第一份订单。
订单拿到手了,图纸也设计完了,生产却没有钱,因为是小企业,又没做过什么大的订单,供应商要求很苛刻,购买材料必须全部现金交易。韩新生同志考虑到,有些材料如果单独地去开模具,造价肯定更高,不但要有材料费用,还有一些模具费用,而且工期也很紧。因此,他又亲自赶到江阴,找到供应主要原材料的老板,几经多番曲折,终于用一份真诚打动了这位老板,对方同意让振兴石化先付5万元钱,剩余10万块钱暂时欠着,就这样振兴石化使用上了赊借来的材料。10万块钱,或许对一个已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正处在成长时期的振兴石化来说,却和公司的生命一样,所以韩新生同志经常说“虽然公司现在已经成功了,但原始资金积累的时候,人家救济我们的那一点钱,那等于是救命钱,就好比我们在生命快结束时,却有个馒头使得生命延续了下来。”图纸有了,生产原料有了,韩新生同志带领振兴石化人加班加点的工作着,不仅保质保量,还提前完成了仪征化纤的这份小订单。当仪征化纤项目组的负责人看到公司提前完成的产品时,非常惊讶一个如此小的企业,竟然能在如此艰辛的情况下完全了质量比大企业还好的产品,他们深感满意,立即将货款支付给了振兴石化。这份货款,是振兴石化的第一桶金。
这第一桶金对于振兴石化的意义非常重大,一个新的企业真的去做了,有了业绩,并且做成功了,还取了点利润,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振兴石化在取得成功的同时,还把供应渠道、市场渠道,以及生产经营等事宜都摸索了一遍,使得公司不仅在合同上交了份满意的答卷,还在生产经营上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万事开头难,这件事情,永远记在了振兴石化人的心中,也永远记在了振兴石化的创业史上。
重视技术创新
振兴石化在韩新生的带领下积极跟踪国内外石化储运设备的发展,于2003年建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和自动化研究所,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和研究,不断提高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使公司在产品研制中不断取得新成果,现已成为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到目前公司共申报专利产品15项,已授权专利11项,其中浮盘专利6项,发明专利1项,并有4项正在申报中。并今后每年将有2-3个专利申报,投入生产的专利产品每年将有一项,到2010年专利产品的拥有量可达20个以上,专利产品的收入将由现在的60%上升到80%。公司将不断进行成果转化工作,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使公司石油化工储运设备在技术领域中达到国内新的高峰。
浮盘是振兴石化的拳头产品,浮盘是一种安装在储油罐上面随油品的增减可以上下浮动的盘状装置,主要作用是防止油品挥发和油气泄漏,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制造过程中完全按照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志《钢制焊接油罐》附录H篇内浮盘有关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获得国家多项专利,已作为中国石油行业的首选产品,并出口到越南、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得到较高赞誉。振兴石化将把品牌产品不断改进设计和工艺技术,研制全接触式浮盘,其防挥发水平达99.9%,让浮盘这一产品使之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让它在国际竞争中走向世界各地,成为祖国石化储运产品中率先打破国外垄断的优势产品。
作为一家石化设备制造企业,全系列产品包括石油的储、运、自动化系统和油气回收系统等。公司原先是做“储”的产品较多一点,“运”的产品只有一部分,所以公司还不能称的上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企业。这就要求公司必须在大的集团公司得到一个很好的机遇,并且要做出业绩。公司参与竞标广东中海油惠州炼厂的大型船用输油臂,作为新进入的厂家,想中标无非就是价格要比别人低,所有的条款要比别人苛刻,质量要比别人好,服务要比别人周到。
为了打响这一炮,当时首先就有做亏本买卖的心理准备,因此经过公司高层的精心测算,报了一个在保质保量的条件下能基本保本的价格。后来项目果然中标了,交货很急,年底中标,货3月1号就要送到现场。合同刚到公司,一个礼拜后,钢材价格天天在涨,仅仅翻了一个年关,一吨刚才已多涨了两千多元,那时候如果继续做这笔生意,公司最少得亏150万元。而公司当时的资金非常紧张,又时逢年关,员工们要过年,韩新生同志面对带着巨额亏损的合同去迎接过年的紧张局面,那一年他真的希望这个年能来的晚一点。关于资金紧张问题,公司开会动员全厂干部员工回家凑钱,甚至跟亲戚朋友们去借钱,大家拧成一股绳,凑了大概一百多万元。虽然钢材价格还在猛涨,但是大家却很及时地把材料买回来,及时地把这个货物做出来,按照合同的约定准时交货到现场。虽然公司在这个合同中赔了近二百万元,但是却得到了另一种更宝贵的收获,公司从技术人员到营销人员,从工人到每一个干部,为了公司争取市场的无私奉献,使得在苦难的时候,振兴石化这个团队心贴得更紧了,拳头捏得更有劲了,步子迈得更矫健了,这是振兴石化的第一个收获。公司成功地设计、制造、安装了中海油几十台矗立在海岸线上的输油臂,高质量的、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迅速地就打开了这个市场,更公司创造了更宽阔的盈利空间,这是振兴石化的第二个收获。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恶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已充分显露,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各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石化设备产品也不例外,产品跌价,抢抓订单,但韩新生同志却冷静面对,将功夫用在创新上,先后又开发了网壳、大鹤管、储运自动化和油气回收系统,提升“井”形不锈钢浮盘、输油臂的自动化生产水平,攻克全接触式浮盘的技术难关,成功完成ERC和液压快速接头试验,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并有两种产品在展览会上荣获三项荣誉:自主开发的“快速脱缆钩在线测力报警装置”在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节能环保型储罐用内浮盘”荣获中新创投杯首届长三角科技创新创业三等奖;“井”形不锈钢浮盘获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注重人才培养
韩新生相信,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在工厂中机械设备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知识资本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一个企业要真正走向成功,人才是关键,但人才仅靠培育还不够,还必须引进、留住、使用人才。韩新生同志每年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择优聘用有真才实学和研发能力强的同志到技术中心,让他们在工作中挑大梁,使之不断成长。同时,在人才培养中注意老中青的有机结合,注意各学科的有机结合,注意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人才吸引、选拔、留用、提高的人才环境和发展平台,培育了一批学科专业的人才梯队,成立专业课题组,形成以专家学者为带头人的科研小组,为抢占行业技术高地建立人才队伍。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平时研发人员的收入高于公司平均收入的61%,并按科研成果与收入挂钩,按实现成果的收入中形成的利润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科技人员。目前,技术中心共有科技人员22人,科技人员的比例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10%,每年的新产品研发经费占当年收入的比例高于省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
正确把握市场
韩新生十分重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设。在韩新生的倡导下,公司在全国29个省、市、区共建立6个办事处,分别负责重点区域的销售工作,并正在向其它省份开展销售渗透,力争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同时,公司已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等近10个国家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出口近30万美元。除了拥有稳定的外销渠道外,企业还正在积极开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关系,目前正在和美国客商洽谈其自动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总代理,振兴石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国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国争光。
韩新生执着的认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建设,关键在于品牌建设。品牌产品是高质量、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以品牌产品为后盾,拓展市场,更是成为竞争的趋势。韩新生同志说道:我们公司已经从创业发展三年到持续发展三年,现在已走过了科学发展第二年,2010年将对前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全面总结,2011年公司全方位进入品牌发展三年规划。就这样一个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制定、实施品牌计划,坚持产品、人品同在,质量第一创新永恒,用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替代进口并打入国际市场的公司创业以来年均以60%的速度发展。
注重团队建设
振兴石化本着对员工认真负责的团队建设理念,不但使员工有较好的工作环境,适时的就业培训、岗位教育等。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交给民营企业的神圣社会责任,拉动下岗再就业,员工中,下岗再就业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75%,为政府分忧,为港城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在今年年初,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韩新生同志却坚定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减员、不减薪、不减产值利税、不减发展速度”,一年即将过去,四个不减如期实现。在这坚定的四不承诺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不减员”,振兴石化创业八年来,从不足20人到如今的200多人,在这个年轻的团队中,一批批年轻人走向了中层管理岗位,一个个普通一线工人走向了生产技术管理骨干。
经过8年的努力,振兴石化已成为国内生产制造石化储运设备的一流厂家,从公司简称「振兴石化」中就能看出,韩新生的梦想是“用一流的技术和产品质量为中国石化事业的发展作不懈的追求,从而振兴我国石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