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张国良具有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社会的追求,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大局为重的胸怀,他致力于将企业做强做大,把帮助社会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看成自己的责任,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006年以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进步中来,特别是在推进碳纤维的产业化上,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决心,最终夺取了胜利,实现了我国40多年来的碳纤维产业化之梦,建设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他所承担的碳纤维项目被列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碳纤维和国家发改委重大攻关项目,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国外在碳纤维方面30年来对我国的封锁,为我国国防、军工、民用行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世界工业的重大进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张国良的带领和努力下,连云港鹰游集团企业在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推进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市构筑出一个令全省同行赞叹的科技“高地”,为实现“全面奔小康 振兴连云港”的宏伟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引领航母级企业,企业每年都有10余项新产品投放市场,先后申请了20余项技术专利,被列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培育企业。
张国良所手下的连云港鹰游集团是一家由鹰游纺机、立成毛绒、迎雁毛纺、飞雁毛毯、鸣雁针织、金典服饰、鹰游纺织品、神鹰新材料、鹰游房地产等9个分公司组建的企业集团,可谓是连云港市的一艘工业企业的航母。
张国良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引领着这艘航母级企业集团前进,使企业获得了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他的带动下,集团公司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织后整理成套设备的生产、开发能力,并在长毛绒、毛毯、家纺、新材料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主持开发10个国家重点新产品,20个国家级新产品,先后申请了20余项技术专利,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45项,国家级奖励15项,省部级奖励40项,承担5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6个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承担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江苏省工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其中神鹰碳纤维项目被列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国家发改委纺织新型特种化纤攻关项目,已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年,他还获得了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和全国民营企业发展贡献奖。
坚守“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信念,倾注所有精力,攻克了碳纤维的产业化,打破了国际封锁,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7年10月30日,由张国良组织实施的自我研发、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攻关的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式拉开了建设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的帷幕。
碳纤维具有耐腐蚀、高模量、高强度等特性,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广泛运用于国防、军工和民用领导,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碳纤维产业化项目是我国‘六五’计划以来,一直列为国家重点研发和实施科技产业化的攻关项目。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此项研究,但由于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一直难以突破。因其投资大、风险大,使用很多企业都望而却步。
而张国良坚守“为民族争气,为祖国争光”的信念,立志做自己的碳纤维。2005年9月29日,正式启动了该项目。张国良通过整合国内顶级专家,借鉴我国科研机构部分成熟经验,发挥鹰游纺机研发中心和引进专业人员的作用,聚集鹰游纺机9个分公司资源和人员的力量,以及多方社会资源,迅速掀起一个自我设计、自我制造、自我安装、自我调试的碳纤维生产线的攻关战役。从项目论证、设计 、设备制造,到调试、探索、改进,经过不到 8个月奋战,建成了整条生产线。随后经不断研发、改进和发展,形成年产500吨碳纤维原丝和年产220吨碳化生产线的规模,并在生产设备的研发中获得5项国家专利。在走出了一条投资少、建设快、科技含量高、见效快的自主创新之路的同时,还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
目前,碳纤维的研制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品质的碳纤维生产线,解决了合格原丝设备、碳纤和成套装备开发,原丝产品质量稳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中试生产线的水平,能满足碳纤维生产的要求。2007年10月又引入央企1亿元资金加盟,开始实施万吨碳纤维基地首期1000吨的合作工程,经过短短一年的奋战,在一片近400亩荒野的盐碱地上,完成了近4万平方米厂房和公用工程建设,年产2500吨原丝、1000吨碳丝生产线的研发、制造、安装和调试工程,于2008年12月3日顺利投产,成为我市新材料发展领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至此形成了原丝3200吨,碳丝1220吨的产业化生产规模,成为目前我国前后配套的最大碳纤维生产厂家。
对此,中国建材工业联合会会长张人为激动地称,连云港为我国的碳纤维产业的进步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张国良的成功赢得了中国建材集团高度关注,并投入到该项目的发展中,通过组建中复神鹰,拉开了建设万吨碳纤维的研发、生产建设的序幕。三年后,随着该项工程的竣工,连云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2007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专程来到鹰游公司视察了碳纤维项目。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一次会议上,张国良又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总书记勉励张国良:“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一定要把中国的碳纤维做好。”
作为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满怀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感,资助困难职工、捐赠社会福利事业、科技拥军……无处不体现出他的博大的爱心
企业家的责任首先是做好自己的企业。张国良在不仅满足于做好自己的企业,而是将责任感进一步延伸,把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拥军拥属等作为自己回报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担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认真全面的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尽了最大的责任,共提交各种议案、建议和意见70多件,他还抽出大量时间参与社会调查,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
近年来他先后用于赞助困难企业、资助困难职工、捐赠社会福利事业、科技拥军、支持城市建设捐资近800多万元,企业和个人受到省市有关部门多项表彰和奖励。
多年来,他回报社会的故事可谓是接连不断。他每年都给连云港社会福利院捐款捐物,并经常带着职工去看望孤儿和老人。每年他都要资助一所大学里的50名贫困学生,每年春节都为本市其它困难企业职工捐献一大笔资金。2000年,我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他为灌云县受灾群众送去了50万元救灾款,并帮助50户百姓修起被大雨冲垮的住房。一次,他在呼伦贝尔作商务考察时偶然发现这里的官兵常年饮用严重超标硬质水,在他从南到北的奔波中,不到2个月就出资改善了部的净化水设备,让北僵子北兵喝上了净化水。为此,《内蒙古日报》、《解放军报》、《战友报》相继刊登文章,表达了部队官兵对张国良的感激之情。去年他又捐资100万元为贫困地区修建了一条长4.5公里的公路,捐资40万元修建希望小学,为患白血病的社会儿童捐资30万元,拥军20万元等。2008年四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中,他在第一时间内捐赠了价值150万元的毛毯和50万元捐款,并派车将毛毯送到了地震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