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公党建> 会员风采
樊银成:扭亏为盈“点金手”
信息来源:建设者风采-海州区工商联 发布日期:2010-06-11 浏览次数:   字号:【

人物档案:樊银成,现任华丰纺织(连云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多年的商海生涯中,樊银成通过巧打技术、服务牌,先后让两家月月亏损、濒临倒闭的“垃圾”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扭亏为盈,甚至成为行业翘楚。樊银成也被熟知的人们誉为破产企业“点金手”。

财富经历:2002年,灌云县板浦水泥厂贴出一张告示,称对外招聘承包人。可看到告示的人,却没有一个上前。原来,这家水泥厂早已是远近有名的亏损大户,每年亏损额都在百万元,工人工资都是借钱发放的。这样一家无人问津的“破落”企业,樊银成却接了手。

 “我是有把握才接手的。”樊银成说,在前期情况了解中,他已经发现了水泥厂亏损的真正原因,主要是生产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不达标。“当时生产的水泥只能作为居民平房建筑使用,这大大影响了市场销量和效益。”樊银成说,起初,他想通过购买新的生产线来提升产品质量,可一打听,一条能生产高标号水泥的生产线价格都在亿元以上。囊中羞涩的樊银成决心自己攻关。于是,机电专业出身的樊银成,一连8个多月都泡在厂里,终于攻克了原有的生产难题。“我们只用了4根电焊条,花费了几十元钱,就解决了生产线中因煅烧缺氧而导致产品质量下滑的大问题。”樊银成笑着说,技术改造后的新生产线,连适用于海底工程、桥梁工程等重大项目的高标号水泥都能生产出来,而且,节煤30%以上。

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上去了,水泥厂的销路自然就打开了。新生产线投产的当月,水泥厂就实现了十几万元的盈利。其后,加上房地产市场的升温,樊银成带领着水泥厂赚了个盆满钵满,每个月的盈余都在上百万元。3年后,因为更换承包人,樊银成不得不离开了水泥厂。可他的企业“点金路”却掀开了新的一页。

 2005年,樊银成进入了现在的华丰纺织(连云港)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在这之前,华丰纺织(连云港)有限公司也正在破产线上徘徊。公司连续5个月亏损,且亏损额都在100万元以上。“高档原料进入,生产出的却是低档产品,解决关键还是技术问题。”樊银成说,胸有成竹的他再次投入技术改造中,花费近200万元,自己买器材对生产线关键部位进行改造,提升企业核心生产技术水平。几个月后,一条可媲美国内一流生产线的新生产线诞生了,产品质量比之前提升了3个档次,连工艺复杂的最高档精梳棉也可以生产出来。

“其实,除了技术改造外,另外一个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关键就是服务。”樊银成说,他做企业,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甘当客户的“技术员”。曾经有一位南昌客户,从华丰买回棉纱后,自己染色出现了问题。按说,这与华丰无关,可樊银成却专门派了两名技术员到客户厂中帮助解决问题。如今,这个南昌企业早已成为华丰最忠实的客户,每个月都要从华丰购买30多万元的棉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华丰目前已有固定客户100多个,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公司一款明星产品OE26支棉纱成功实现高精梳产品的替代,在质量相等情况下,其价格仅为高精梳产品的一半。华丰也借此进入全国同行业的第一方阵之列。

财富秘笈:一、对生产硬件的改造,企业可通过解剖、分析和研究,来找出核心关键部位所在,然后专门有针对性的引进最先进的国际尖端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以达到最低成本投入最高效能发挥的经营目的。与引进庞大的最新设备相比,只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高精技术改造,在经济上可实现降低成本60倍。二、客户售后服务要做好,不仅要甘当客户的“技术员”,还要帮助客户共同开发产品,以实现双方共赢。华丰公司的OE26支就是在这样的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不仅实现了客户产品附加值最高而成本低廉的目的,也帮助华丰迈入新的发展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