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圩乡乔荡村是个地处偏僻角落并不起眼的小村落,但近年来却因双华工艺品公司而播名县内及周边地区。这个由农村妇女吴同华创立的公司,让朱桥村民用一双双灵巧的手,以勤劳、汗水、智慧,编织出一个个致富梦。
15年前,吴同华外出打工,虽然钱是没挣多少,但学到了一手熟练的柳编手艺。俗话说:“有艺不为贫”,返乡后,吴同华做起了柳编生意,产品以价廉物美走俏市场。赚得“第一桶金”后,吴同华一下子打开了思路,她应市场需求,发动带领越来越多的妇女姊妹从事这一行业,把小小的柳编作坊办得红红火火。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吴同华的视野逐渐开阔,对柳编市场信心也一点点增强。她发现,自家小小的作坊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更为坚实的载体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2002年5月,一串喜庆的爆竹声中,双华工艺品公司诞生了。这一转变,让吴同华收获颇丰,2002年下半年至2007年底,双华工艺品公司平均每年走货达15批以上,每年销售额均超过150万元。至2007年底,公司累计销售额超过600万元,从事编织人员总数超过800人。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编织工艺品的需求层次也逐步提高。为此,吴同华积极扩充产品种类,由单一的柳编扩展到了玉米皮、纸捻、藤条、塑带编织。走进她的样品展厅,各类材质编织的鸟笼、果篮、悬花吊篮等各式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现在,双华公司的产品不仅远销上海、广东等大城市,80%以上的产品已出口到西欧、东南亚等地。
吴同华在自主创业富了自己,富了乡亲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用爱心扶助贫弱。每逢节日,她都会来到困难户家中,为生活窘迫的病残户和孤儿分忧解难。乔荡村曹文生的儿子不幸病逝,儿媳丧失劳动能力,孙子曹尧、孙女曹凡因经济窘迫几近辍学,吴同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年给予经济帮助。2009年端午节将至,吴同华出资1000元,与乡妇联携手为全乡孤儿及部分贫困留守儿童买了书包、衣服、香荷包等礼品,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因为柳编事业,乔荡村原有的20多个困难家庭都走上了富裕路。该村一陈姓农户,以前家庭经济困难,吴同华就主动上门,手把手教授柳编手艺,现在,他家年怍入净增6000元。村邻李士军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身体残疾无技术特长,又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仅靠种地的那点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他见吴同华柳编厂办得红红火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吴同华。吴同华二话没说,立即答应教他技术,供他货源,这样,李士军每月收入近600元。吴同华常说:“我也是从穷得叮当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这其中的艰辛体会很深。如今我摸到了致富的门路,一定会帮助乡亲们特别是困难家庭早日脱贫奔小康。”
吴同华的付出得到丰厚的回报。2005年,吴同华当选穆圩乡商会副会长;2006年11月,吴同华被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农村妇女家庭创业标兵”光荣称号;2007年9月又被授予“‘金手链’创业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县妇女联合会授予她“巾帼创业明星”、“优秀创业女性”等光荣称号;2009年5月被评为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获得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