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海州区一举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两大党群工作站,分别对园区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助推器”作用,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个体协会等未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发挥“孵化器”作用,职能互补,工作补台,资源共享,初步构建了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全覆盖、无死角的管理服务体系。新建成的党群工作站按照标准提升、特色凸显的思路,围绕全市“非公企业党群工作站品牌”统筹建设要求,整合党的组织优势与群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将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融于一体。结合自身建设实际和工作需要,开发区党群工作建立党员教育、党员培训、党员活动、党员管理、党群服务“五大党建工作中心”,和公共事业服务、企业人才举荐、企业发展信息交流、园区企业服务、园区职工服务、园区科技服务及心晴驿站、阅览室等“企业发展服务一站一室六中心”,办公及服务场所面积达600平方米。私个协党群工作站设置综合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会员信息中心、消费维权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党员培训中心、健身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党代表工作室等“一室八中心”,办公及服务场所面积达800平方米,均实现了功能合理、硬件达标、服务便捷的规范化建设目标,为解决非公企业党群工作资源分布不平衡,特别是中小企业党员、职工缺乏固定活动场所等问题奠定了硬件基础。
“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州区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介绍说,“企业重发展、讲效益、轻党建,是推进‘两覆盖’的制约瓶颈,党务工作者匮乏、组织工作办法不多也是非公企业党建水平难以迅速提升的主要问题,党群工作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区域化管理,可以大幅提高工业圈和商业圈党建工作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今年来,海州区党群工作站通过选派28名熟悉党务工作人员专兼职管理,为非公企业推进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专业化服务;通过动员企业招聘党务工作者和输送党员员工等方式,奠定了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基础;通过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以及纳入工作站党总支“孵化建”等方式积极帮助投产企业建立党组织;通过推行“四同时”,即项目建设机构与党组织同时成立、行政领导班子与党组织书记同时到位、企业员工与党员骨干同时进厂、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同时开展,促进了在建项目企业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开发区党群工作站已向园区非公企业选派兼职党建指导员12名、输送党员员工38名。私个协党群工作站通过行业组建、企业联建、市场统建、协会自建等方式,帮助了7个两新组织建立了党支部,发展新党员1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5名。
“党群工作站不仅帮助企业提高了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加快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了企业经济发展。”海州开发区内佳殿轻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卢宁介绍说。党群工作站通过发挥党建政治核心及示范引领作用,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活动、教育、培训场所,为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助力。建成使用以来,鹰游集团、兴隆集团、丰达电子、中鹏新材料、天福莱等20多家企业,先后通过开发区党群工作站平台开展了青年人才集中培训、青年志愿者培训、青年技术工人培训、青年人才交流联谊活动、青年诗歌朗诵会等各项活动30余批次,工作站的“企业人才举荐中心”、“园区职工服务中心”还为企业提供青年人才牵线找姻缘、上报科技项目、争取人才扶持资金等各类服务10余批次,受到了园区企业和青年职工的一致好评。私个协党群工作站通过完善党群服务网络,建立了10名核心层、100名精英层、1000名联络层的三级会员联络体系,通过实施“家政式”服务,配合工商部门将企业实地年检、创业主体引导办照、企业品牌培育等多项工作细化落实到企业,建立了“一站式”代理、多元化服务的运作模式。今年以来,工作站先后为6000余户个体工商户、3000余家私营企业上门代办年检、验照,解决非公企业需求1000余条,指导150家私营企业办理变更登记,帮助500户有创业需求的市场主体实现自主创业,帮助会员企业培育申报注册商标120多件。
据了解,海州太阳雨公司党委也计划围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依托企业驻外生产基地、营销基地等建立驻外流动党群工作站。 (网编:孙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