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调查研究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连云港交通建设扶持的建议
信息来源:参政议政-徐晔宇 发布日期:2011-08-25 浏览次数:   字号:【

2009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以连云港为龙头我省沿海开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连云港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建设百姓群众期盼以久、强力支撑沿海开发的交通项目建设,强势推进204国道、242226省道,东疏港、南疏港道路、疏港航道、连云港机场国际候机厅等一批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30万吨级航道先导工程如期开工,连盐通铁路即将开工。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已成为共识。我市要建设成为苏北和江苏沿海开发新的增长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后发先至的目标,国民经济必须要跨越发展,交通建设也必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推进沿海开发的交通项目又地处软基,工程投资大,地方建设资金缺口大,困扰工程建设,亟待解决。为此,恳请省委省政府、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连云港交通建设的扶持。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提高连云港市交通项目省补标准。根据现行政策,省有关部门补助连云港市一级干线公路800万元/公里,而连云港市东部沿海开发建设项目因地处软土地区,每公里工程建设费用达3000万元左右,省补资金仅占1/3。而苏北其他地区虽然也是省补800万元/公里,但每公里工程建设费用一般为1300--1600万元,盐城地质条件虽也较差,但工程建设费用也只有2000万元左右。连云港市东部沿海开发交通负担很重,一些项目推进十分艰难。为此,建议省有关部门提高连云港市东部沿海地区干线公路补助标准,对东部干线公路征地时所交省级土地契税予以免收,以便我市加快交通建设,加紧落实江苏沿海开发规划。

二是建议继续加强连云港市沿海地区的交通建设。为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规划,徐圩港区已于2009年开始建设,将于2014年建成。为推进徐圩港区、后方产业开发需要,连云港市已开始建设徐圩港前大道工程,建议省有关部门按国省干线公路标准予以补助。

另外,连云新城是连云港市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示范区,也是连云港市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目前连云新城已完成抛填1万亩,海堤已基本合拢,但对外交通道路很少,只有一条242省道,影响开发速度。为加快连云新城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缓解242省道因穿越连云港市东部城区中心地区远期将出现交通堵塞问题,建议省有关部门对连云新城对外交通予以支持,将新城外侧临海道路纳入国省道规划,争取“十二五”内建成。

 

省交通运输厅答复和反馈意见

 

徐晔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连云港交通建设扶持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干线公路建设补助标准

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政策依据是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函》(苏政办函[2005]73号),文件明确规定,市、县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并负责筹措征地拆迁等费用,干线公路建设资金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共同筹集。针对苏北地区,具体标准如下:一级公路,新建800万元/公里、扩建500万元/公里;二级公路新建250万元/公里、扩建150万元/公里;跨越四级以上航道大桥按照1800/平方米,跨越其他构造物大桥按1500/平方米。补助标准中,考虑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苏北地区采用了高于苏中、苏南地区的补助标准。目前苏北地区干线公路项目省级补助资金占总投资的平均比例约为50%,比苏中、苏南地区现有比例36%高14个百分点。

就目前而言,我省干线公路建设省补标准在全国属于较高水平。近年来,为加快干线公路建设,我厅在投入了全部可用规费资金后,以巨额银行贷款来弥补省级筹措资金的不足。以2010年干线公路建设为例,全省年度计划安排省补资金61亿元,其中部车购税资金2.8亿元,燃油税10.8亿元,省贷款资金约47亿元。截至2009年底我厅公路局负债额约为241亿元,根据目前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按照现行省补标准,预计2010年底公路局贷款总额将达300亿元,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因此我厅无力再提高补助标准,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在公路建设中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统筹规划,科学分析经济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速度,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合理排定建设序列,在地方配套资金许可范围内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对省确定的补助资金,我们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按照建设时序进度及时拨付到位。

二、关于加大连云港市沿海地区的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厅大力推进连云港市沿海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方面,安排总投资达约73亿元,其中省补资金约25亿元,建成通车里程 220公里 ,其中一级公路 186公里 、二级公路 34公里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安排总投资达29亿元,其中省补资金约15亿元,建成通车里程约 4900公里 、桥梁675座。随着这批项目的建设完成,极大改善了连云港市公路网状况,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策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提升我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厅开展了新一轮省道网规划和沿海地区公路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方面,至2020年连云港沿海地区将建成临海高等级公路、204国道、242省道、401省道(海头-汾灌高速)310国道、344省道(板桥-徐州)、507省道(徐圩-新浦)、509省道(徐圩-仲集)、324省道(燕尾港-睢宁)等三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连云港“一体两翼”的港口发展格局。对于我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厅基本遵循着“纳入规划-立项-列入计划-实施建设”的程序,即先期开展规划编制,对符合规划的报省有关部门立项,立项后予以列入计划并开展实施改造。

提案中提及的徐圩港前大道和连云新城临海道路未列入省道网规划中,在下阶段工作中,我厅将根据批准后的省道网规划,结合港口和沿线城镇、产业带规划,对连云港沿海交通网络进一步梳理,结合地方建设积极性,统筹考虑区域内道路规划、建设等相关事宜,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公路网整体效益。

(网编:尹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