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调查研究
关于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建议
信息来源:参政议政-徐晔宇 钟慧娟 发布日期:2011-08-25 浏览次数:   字号:【

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连云港的发展,把连云港的发展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提出连云港具有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枢纽作用,明确把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连云港尽快提升服务功能,努力发挥带动作用。结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定位和规划编制单位研究成果,徐圩新区总体战略定位为:立足深水港口,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和淮海经济区,构筑国家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打造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连云港徐圩新区必须依托深水港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冶金、石化、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

一、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必要性

(一)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是顺应国家政策,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新型工业化基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新道路,实行科学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是我国走自主创新之路的重要探索,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更是解决我国城市与农村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金钥匙”。

(二)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是突破资源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核心区,是发展新能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典型示范区,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空间。

(三)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是走出经济洼地,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徐圩新区是强化区域特色经济优势的抓手,能够成为优化徐圩工业布局的重要支撑;是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推进城市化的载体,可以实现就业结构的转换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是实现错位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避免开发区间的恶性竞争。

(四)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是承担历史使命,完成当前主要工作的抓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作为推进沿海开发的落脚点,是承接苏南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打造专业化的产业基地的依托,可以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跳板;能够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节能减排战略实施。

二、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可行性

(一)国家和地方对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程的政策性重点扶持。《循环经济示范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05]11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国标委工一联[2009]48)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说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这些政策为徐圩新区发展循环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氛围,徐圩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得到政策的支持而且还可能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

(二)港口优势明显,有利于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根据《连云港港总体规划》,未来连云港港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南翼港区尤其埒子口港区具有区位、土地资源丰富,以及主航线新拓等诸多优势,是分流主体港区压力的最佳选择。主航线移至南翼,既有利于港口发展、后方陆域建设和发展临港工业,又释放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和疏港交通互相交杂的矛盾,滨海工业岸线、港口岸线和城市生活岸线的分配和规划也走向了良好统筹的局面。

(三)发展起点高,资源基础好。一是建设用地资源的优势。徐圩新区可用建设用地约194平方公里,目前大部分为盐田,盐田、滩涂等后备土地资源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量的建设用地支持。二是通运输条件优越。徐圩新区航道等级起步5万吨级,远期30万吨级。外围公路有连霍高速、204国道,内部有242226省道,铁路有沿海铁路,内河有烧香河、善后河、通灌河连苏北大运河接长江。三是清洁能源供应优势,有利于节能减排。田湾核电站一期已经试运营发电,可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能源。埒子河口为风能发电丰富区。而有意向的IGCC多联产项目,将有助于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减少水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循环经济。

三、相关建议

在连云港市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是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基地的建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制度安排、机制创新、规划编制、方案制定等方方面面,需要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和关心。

一是恳请由省发改委牵头,进一步指导连云港市开展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前期可研和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制定等工作,以便加快申报进程和缩短申报流程。

二是建议省里尽快研究成立相应的申建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解决申建过程中的具体事宜,在新型工业化基地进入国家战略之前,先赋予省级相关优惠政策。

三是在积极向上争取的同时,强化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交流,通过高层面的深入对接,使这一重大决策得到各方的接受和认可,为争取早日建立新型工业化基地打下基础。

 

省发改委答复和反馈意见

 

徐晔宇、钟慧娟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徐圩新区正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连云港徐圩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临港产业的目标定位,符合省委、省政府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徐圩新区作为沿海地区布局的一个重要“节点”,已经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连云港徐圩港区、南通洋口港区等为节点,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建设临港城镇。

二、促进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有序推进。《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推进航道建设,到2012年,实现徐圩港区510万吨级航道通航;加快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在《省政府关于促进沿海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要求,支持连云港港徐圩片区设立省级开发区并先利用省级连云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牌子,行使起步阶段的管理权责,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

三、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发展新型工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由省经信委负责,我委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连云港市特别是徐圩新区开展建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各项工作,抓住江苏沿海成为国家规划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的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加快推进沿海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使其成为江苏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我委编制的《江苏沿海地区工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也已印发,现提供给你们参考。

(网编:尹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