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调查研究
关于对县临港产业区地下水实行限量开采充分利用淡海水资源的建议
信息来源:参政议政-灌云县工商联李长银 发布日期:2012-03-24 浏览次数:   字号:【

    目前,灌云县临港区内有深水井100余眼,有的是生活用井,有的是工业生产用井,工业生产用井的深度有的已达到130余米。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势必形成一个很大的漏斗区。漏斗区主要是由于对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地下水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长期“入不敷出”就会在地下形成一个中间深、四周浅的大漏斗。漏斗区面积过大,极易造成路面塌陷,建筑物开裂、倾斜,挡海大堤开裂,园区化工企业管道开裂、有毒气体泄露,也易导致地下水污染,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破坏了领港产业区地下水持续补给能力,给地质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我国今年“两会”期间,水环境是代表委员热议的重点问题之一。据专家分析,长三角地区由于过去大面积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损失高达350亿元人民币。因此,以上地区政府近几年分别出台了严禁开采地下水的决定。

    针对当前严峻的地下水形势,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县临港产业区应尽快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严令禁止超采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完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控制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产业项目,逐步建立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适应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及开采井布局。除食品、制药类等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外,禁止工业使用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地表淡水资源、海水资源,将地表水资源和海水补充纳入水资源规划中。

    二、迅速将地下水计划达到每一个取水单位,每一眼深井,严格按计划开采,并逐步将开采量压缩到允许的范围内;严重超采区和一般超采区要按照开采层位分别压缩,实现单井考核;超采区和地下水位急速下降区不得新增深井数量和开采量,并逐步填封(存)原有工业用深井,其他地区要严格控制新凿深井。同时,要认真落实地下水管理责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计量实施,加大取用水单位的节水技改力度,加大对节水减排的投入。

    三、建议临港产业区在靠近工业园区五灌河的上端拓展渠道,将五灌河的水引进园区内。这样不仅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还能减少园区内各企业的用水难度、降低费用支出,同时还能净化园区内的水质,降低土壤里的含盐碱量,有利于园区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大量超采地下水所带来的隐患。

    四、建立长期的井水位监测和沉降观测制度。

    五、如发现地下水位太低,可用回灌井,保证地下水位平衡。